在现代智能工厂的流水线上,一台机械臂正高速抓取精密电子元件进行装配。一次微小的力度偏差,就可能导致价值不菲的零件损坏——这正是传统工业机器人面临的感知盲区。当视觉引导已解决”在哪抓”的问题,如何精准控制抓取与操作的力度成为提升自动化水平的关键瓶颈。此时,一项看似基础却至关重要的技术正悄然改变局面:高精度称重传感器。
称重传感器的核心作用绝非仅仅是称量重量。其本质是将微小的力学信号(力、压力、扭矩)转化为精准电信号。当集成于工业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EOAT)、关节或工作平台时,它能实时、动态地感知机器人与其处理对象之间、或与环境之间的接触力。
这种毫牛(mN)甚至微牛(μN)级的力感知能力,为机器人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它超越了纯位置控制的范式,使机器人具备了关键的”触觉反馈”能力,赋予机器人”感知力的大小、方向与变化”的智能基础。
精密装配与工件插接(高精度力控)
痛点:在电路板元件插装、精密轴孔配合、微小零件组装中,力度过大导致压损,力度不足则无法到位。
解决方案:集成于夹爪或末端的称重传感器,实时监测并反馈接触力和插入力。机器人控制系统据此动态调整运动轨迹和输出力度,实现”轻柔而精准”的装配。此过程显著提升良品率,减少废料与返工,在电子、钟表、微机电系统(MEMS)制造中价值极大。
力控打磨、抛光与去毛刺(自适应柔顺控制)
痛点:复杂曲面工件(如汽车覆盖件、涡轮叶片、模具)一致性差,纯轨迹编程难以保证打磨效果均匀。
解决方案:安装在工具(如打磨头)法兰的称重传感器,持续感知工具与工件表面的接触压力。机器人控制器据此实时调整工具的姿态、速度和下压力,确保接触力恒定在设定值。这种主动柔顺控制能力使机器人能完美适应工件的形状变化与磨损,大幅提升表面处理质量一致性。
智能物流与搬运(自适应抓取与防跌落)
痛点:搬运不同尺寸、重量、材质(如易碎品)的物料箱/包裹时,抓取力不当容易导致损坏或滑落;自动化分拣需要重量信息。
解决方案:
夹爪集成称重传感器:在抓取瞬间感知物体重量,动态调整夹持力,避免过压损坏(如精密玻璃仪器)或抓取不稳(如光滑包装袋)。实现“自适应”抓取策略。
搬运平台集成称重传感器:在放置前,实时监测被搬运物的重量变化,瞬间识别意外滑落或碰撞,触发紧急停机防止事故扩大,提升人机协作安全性。
自动重量分拣:在分拣线上,称重传感器提供瞬时重量信息辅助决策分类(如物料库管理、快递包裹计费分拣)。
过程质量控制与在线检测(实时重量监控)
痛点:生产线上物料填充是否足量?组件装配是否齐全?人工抽检效率低、有漏检风险。
解决方案:在工位安装称重平台或机器人末端集成微型称重模块。机器人抓取完成的产品或半成品后,即时进行高精度称重。
快速判定:是否符合预设重量标准?如灌装量、零件有无缺失等。
数据反馈:重量数据实时反馈给MES系统,用于过程控制(SPC)和质量追溯。这种100%在线自动检查方式杜绝漏检,效率远超人工抽检。
称重传感器的引入,为工业自动化带来了深层次生产力的解放:
当工业机器人装上了高精度的”触觉神经”,其行动便拥有了感知与智慧。称重传感器这一基础技术,正成为打通工业自动化”感知-决策-执行”闭环的关键拼图。未来,称重传感器技术将朝更高精度、更快响应、更强抗干扰能力以及微型化、智能化(如集成AI边缘计算)发展。它与力传感器、力矩传感器等构成更完备的力感知网络,赋能机器人完成更精细复杂的操作——从微创外科手术辅助到航天器的在轨精准维修。称重传感器虽小,却是撬动工业机器人迈向更高智能、更强柔性、更大价值的关键支点。
Copyright © 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80292号-5
全国服务电话:025-66098387传真:025-87168200
公司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科宁路777号申智滙谷9栋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