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压力变送器、称重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测力传感器系列产品!
全国服务热线
025-66098387
称重传感器技术知识
传感器,航空航天器的\"感官系统\"与智能基石
时间: 2021-10-10 23:19:15 浏览次数:0

当一架现代客机穿越厚厚的云层,或是一艘宇宙飞船精准着陆在遥远火星表面,一个无形的”感知网络”正以毫秒级的速度在默默工作 —— 它们就是航空航天传感器。这些精密的”感官”如同飞行器的神经末梢,持续收集着温度、压力、速度、姿态、位置等海量数据。这些数据是飞行安全、导航精度和任务成功的基石。 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无声的守护者,飞行器如何在万米高空或深空中感知危险、规避障碍,并准确找到自己的航向?

一、传感器核心:感知物理世界的智慧桥梁

传感器本质上是一种转换装置,其核心能力在于将真实世界的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化为可被电子系统识别、处理和响应的电信号。

  • 感知机理: 这是传感器工作的起点。它基于特定的物理或化学效应:
  • 压电效应: 某些材料(如石英)受压时产生电压,用于压力、加速度传感器
  • 热电效应: 两种不同金属连接点处温度变化产生电压,用于温度传感器
  • 霍尔效应: 电流流经处于磁场中的半导体时产生侧向电压,用于位置、速度传感器
  • 光敏/光电效应: 光照射特定材料改变其电导率或产生电势,用于光学传感器
  • 信号转换: 感知元件捕获微小变化后,内部电路对其进行放大、滤波、线性化等处理,将其转化为标准、精确的电信号(如电压、电流、频率、数字信号)。
  • 结构支撑: 精密的设计确保了传感器在极端环境(剧烈振动、巨大冲击、超高/低温、强辐射)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封装材料和工艺对保护核心元件至关重要。

二、航空航天中的关键传感器类型

航空航天领域的特殊需求决定了传感器必须满足极高标准:

  1. 温度传感器:
  • 热电偶: 结构简单、坚固可靠、测温范围极宽(-200°C至2300°C以上),是航空航天中广泛应用的核心温度监测手段,如发动机燃烧室、排气温度测量。
  • 热电阻(RTD): 精度极高(尤其铂电阻PT100),稳定性优异,常用于飞机环控系统、航天器舱内精密温度控制
  • 红外传感器: 非接触测温,用于监测关键部件表面温度分布(如发动机叶片、航天器外表面),或地面设施检查。
  1. 压力传感器:
  • 核心作用: 提供空速、高度、发动机进气压力、燃油/液压系统压力等关键参数,是飞行安全和性能控制的基石。
  • 技术类型: 压阻式(应用最广,基于硅材料的*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使其小型化、智能化)、压电式(用于高频动态压力测量,如发动机燃烧脉动)、电容式(精度高,稳定性好)。
  • 关键应用: 空速管(皮托管)测量动/静压、座舱压力调节、液压作动系统监控。
  1. 位置/位移/姿态传感器:
  • 惯性测量单元: 包含陀螺仪(测量角速度)和加速度计(测量线加速度),是*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光纤陀螺仪(FOG)和微机电系统(MEMS)陀螺仪/加速度计因其*无活动部件、高可靠性、小型化*优势,在现代航空航天器中占据主导地位。
  • 位置传感器: 如旋转变压器(Resolver)、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LVDT)、电位计、霍尔效应传感器,用于精确测量舵面位置、起落架状态、阀门开度等。
  •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 提供绝对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PVT),是现代导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 流量传感器:
  • 精确测量燃油、氧气、冷却剂等关键介质的瞬时和累计流量。技术包括涡轮式、热式、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等,对于优化发动机效率、管理推进剂消耗、保障生命支持系统运行至关重要。
  1. 光学/成像传感器:
  • 从可见光相机到红外成像仪、激光雷达(LiDAR)、星敏感器等。它们是飞行器的”眼睛”,用于:
  • 着陆辅助(特别是低能见度或天体着陆)。
  • 环境感知与避障(无人机)。
  • 目标识别与跟踪(军事应用)。
  • 航天器高精度姿态确定(星敏感器通过识别恒星方位)。
  • 空间态势感知(如监测空间碎片)。

三、传感器在航空与航天中的关键应用价值

  • 航空领域:保障安全与提升效率

  • 飞行控制: 飞行控制计算机(FCC)依赖姿态、位置、加速度等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闭环控制。

  • 导航: IMU、GNSS、气压高度计、磁罗盘等融合数据,提供精确位置、航向、高度。

  • 发动机健康管理: 遍布发动机的温度、压力、振动、转速传感器实时监测性能,预测潜在故障。

  • 环境控制系统: 舱温、舱压传感器保障乘员舒适安全。

  • 起落架系统: 监控轮速、刹车温度、起落架位置状态。

  • 结冰探测: 防止机翼、发动机进气口结冰导致灾难。

  • 航天领域:探索深空的”极目之眼”

  • 运载火箭: 发射阶段超严酷环境下的传感器监测推力、压力、温度、结构载荷,控制飞行轨迹与级间分离。

  • 卫星:

  • 姿态轨道控制(AOCS): 依赖陀螺仪、加速度计、太阳敏感器、地球敏感器、星敏感器实现高精度三轴稳定。

  • 遥测遥控: 传感器提供卫星各分系统健康状态数据。

  • 载荷工作: 气象卫星的遥感传感器、通信卫星的信号强度监测、科学探测卫星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传感器。

  • 深空探测器与着陆器:

  • 导航制导: 自主导航依赖星敏感器、光学相机、激光测距仪(如火星着陆时的地形相对导航)。

  • 着陆感知: 激光雷达、雷达高度计、相机用于避障和软着陆控制。

  • 科学探测: 搭载各类光谱仪、粒子探测器、磁场计、地震仪(如洞察号火星探测器)、环境传感器进行原位探测。

  • 空间站: 复杂的生命支持系统、姿态控制、交会对接、舱外活动等,都离不开遍布各处的传感器网络。

**从驾驶舱内细小的开关状态指示,到探测器着陆火星瞬间

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

Copyright © 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80292号-5
全国服务电话:025-66098387传真:025-87168200
公司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科宁路777号申智滙谷9栋101

电话
服务电话:
025-66075066
微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