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压力变送器、称重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测力传感器系列产品!
全国服务热线
025-66098387
称重传感器技术知识
传感之眼,从守护安全到驱动未来的汽车进化核心
时间: 2021-10-10 23:19:15 浏览次数:0

曾几何时,驾驶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于紧握方向盘的双手与专注的眼神。父亲驾车时全神贯注的模样,是许多人儿时的记忆。 而今天,当你坐进一辆现代汽车,即使分神片刻,车辆也可能自动减速甚至刹停,避免一场潜在事故。这场静默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是那些隐藏在车身各处的汽车传感器——它们如同车辆的“感官”,持续感知环境,从最基础的安全守护,逐步迈向自动驾驶的宏伟蓝图。

感知的基石:传感器在汽车安全系统的革命性应用

汽车对安全的追求永无止境,而传感器是实现飞跃的关键。它们系统性地替代或超越了人类感官的局限:

  1. 碰撞预警与主动防御:
  • 雷达(尤其是毫米波雷达) 是核心功臣,能在雨雾、黑夜中精准探测前方车辆距离与相对速度。当系统判断碰撞风险过高时,会自动触发视觉(仪表盘闪烁)和听觉(蜂鸣)警报
  • 摄像头(单目/多目) 如同车辆的“眼睛”,结合图像识别算法,不仅能识别车辆、行人、自行车,还能解读车道线、交通标志,为车道偏离预警(LDW)交通标志识别(TSR) 提供数据支持。
  • 当预警不足以规避风险,自动紧急制动(AEB) 系统会依据传感器数据,果断介入刹车。
  1. 安全气囊与约束系统智能化: 碰撞的发生可能只在瞬间。碰撞传感器(多为加速度传感器) 能以毫秒级速度感知撞击的力度和方向。这些关键数据驱动安全气囊在最佳时机、以最合适的强度爆开,并智能预紧安全带,大幅降低乘员受伤风险

  2. 车身稳定与主动控制:

  • 轮速传感器 持续监测每个轮胎的转速,这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程序(ESP/ESC) 的基石。在紧急制动或车辆失控边缘,系统通过精确控制单个车轮的制动力,维持车辆方向可控和行驶稳定性
  • 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 提供车辆俯仰、侧倾、横摆等动态姿态信息,让控制系统更全面理解车辆状态。

可以说,现代汽车安全从“被动防护”向“主动规避/减轻伤害”的转变,传感器网络是无可争议的神经中枢。

赋能未来:传感器集群驱动自动驾驶的感知世界

如果说在安全系统中传感器是“守护者”,那么在自动驾驶领域,它们则肩负着“感知者”与“决策参与者”的更复杂使命。实现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尤其是L3及以上),需要构建一个高度冗余、互补融合的传感器矩阵

  1. 环境感知的“多面手”:
  • 摄像头: 提供丰富的色彩、纹理和细节信息,是物体识别(车辆、行人、交通灯)、车道线跟踪、场景理解的主力。但受光照(强光、黑夜)、恶劣天气(雨雪雾)影响较大。
  • 雷达(毫米波/激光雷达LiDAR): 毫米波雷达 具有优秀的测距、测速能力,穿透性强(雾、尘、小雨),是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盲点监测(BSD)的核心。激光雷达(LiDAR) 则通过发射激光束构建高精度三维点云地图,提供厘米级的距离精度和强大的三维轮廓建模能力,尤其在复杂路口、不规则障碍物识别上优势突出。雷达与LiDAR共同构成感知的“骨骼”框架
  • 超声波传感器: 近距离探测(泊车场景常见)的能手,成本低,反应快,是实现自动泊车辅助(APA) 不可或缺的近距离感知手段。
  1. 定位与导航的“指南针”:
  •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器(如GPS) 提供全局位置信息,但精度有限且易受遮挡干扰。
  • 惯性测量单元(IMU - 包含陀螺仪和加速度计) 在卫星信号丢失的隧道或高楼林立区域,提供高频率的车辆位置、航向和姿态推算,是精确定位的重要补充。
  • 结合高精地图和上述传感器融合技术,车辆能实现更精确的自定位(Localization)。
  1. 冗余与融合:安全的基石: 没有一种传感器是万能的。传感器融合技术 成为自动驾驶的关键,通过算法(如卡尔曼滤波、深度学习模型)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关联、校验和整合。例如,摄像头识别到前方模糊物体,激光雷达精确测出其距离和三维形状,毫米波雷达验证其运动速度,多源数据相互印证,构建出更全面、准确、可靠的环境模型,为自动驾驶决策提供坚实依据。这种冗余设计极大提升了系统在单一传感器失效或特定环境下的鲁棒性。

挑战与前行:通往完全自动驾驶的传感器之路

尽管传感器技术突飞猛进,但通往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L4/L5)仍面临挑战:极端恶劣天气(如暴雨、暴雪、大雾)对光学传感器(摄像头、LiDAR)的性能影响巨大;复杂多变的“长尾场景”(罕见但危险的交通状况)对感知系统的泛化能力提出极高要求;传感器成本(尤其是高性能LiDAR)仍是普及的瓶颈;不同传感器数据的时空同步与高效融合算法仍需持续优化。

传感器早已超越了汽车“零部件”的角色,它们是汽车感知世界、理解环境、实现智能的核心基础设施。从被动安全响应的基石,到主动安全防护的先锋,再到自动驾驶的感知中枢,传感器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在悄然重塑我们与汽车的关系。汽车正从冰冷的机械,逐步进化为拥有敏锐“感官”和“思考”能力的出行伙伴。 在传感器之眼的注视下,更安全、更高效、更自由的未来出行,正从蓝图加速驶入现实。

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

Copyright © 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80292号-5
全国服务电话:025-66098387传真:025-87168200
公司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科宁路777号申智滙谷9栋101

电话
服务电话:
025-66075066
微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