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压力变送器、称重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测力传感器系列产品!
全国服务热线
025-66098387
称重传感器技术知识
指纹识别三剑客,电容、光学、超声波,谁的安全盾牌更坚固?
时间: 2021-10-10 23:19:15 浏览次数:0

每次手指轻触手机解锁的瞬间,背后都藏着精密的技术博弈。我们习以为常的“刷指纹”背后,是电容式、光学式和超声波式三大主流技术的精彩角逐。安全性能,无疑是这场竞赛的皇冠明珠,也直接关系到我们数字生活的核心防护。这三块“盾牌”,究竟谁的防御力更强,更能抵御恶意攻击?

一、原理速览:解锁背后的秘密

  • 电容式传感器:指尖的微电场测绘 这是移动设备中最常见的类型。其核心在于利用阵列的微小电容单元感应手指皮肤表面(主要是凸起的脊)与传感器像素点间的电荷量差异(电容变化)。当活的、导电的手指接触表面,形成微电场,传感器据此描绘出独特的指纹图像。

  • 光学式传感器:指尖的微型快照 原理上类似微型数码相机。当手指按在传感器表面(通常是一块玻璃或棱镜)时,内置光源(通常是LED)照亮指纹。指纹的脊(接触面)和谷(非接触面)对光产生不同的反射,内置的图像传感器捕捉这些反射光线,形成清晰的二维指纹照片。

  • 超声波传感器:指尖的3D声呐成像 利用高频超声波脉冲穿透手指皮肤表面。传感器发出声波并接收从指纹脊(接触)和谷(未接触/空气)反弹回来的声波信号。通过计算不同位置声波返回的时间和强度差异,构建出包含皮肤表层及部分皮下组织特征的三维指纹模型

二、安全性能深度对决:矛与盾的较量

安全性的比拼涉及多个维度:防伪能力、环境适应性、信息存储与算法等。

  1. 防伪攻击能力(抵御假指纹)
  • 电容式: 中等偏弱。主要依赖检测手指的导电性(模拟人体皮肤的电特性)。这使得它相对容易受到利用导电材料(如石墨涂层)制作的高质量指纹模具或导电性假体(如硅胶膜)的攻击先进的电容传感器会结合皮肤电特性(如电容值微小变化、介电常数)、手指按压模式(动态压力变化)甚至心率检测等来增强活体检测(Liveness Detection),提升安全性。但核心依赖表面电特性仍是其主要的可攻击面。
  • 光学式: 中等。传统的2D图像捕捉使其对高分辨率照片、高清打印的指纹图案或硅胶/明胶制作的假指纹模型非常脆弱,尤其当这些伪造品足够光滑清晰时。新一代的光学传感器开始融合多种技术弥补短板:
  • 微距成像: 捕捉指纹表面的微观细节(毛孔、细微纹理),更难以复制。
  • 多光谱成像: 利用不同波长的光(可见光、近红外光等)穿透皮肤不同深度,检测皮下特征(如血氧模式、皮肤结构),显著提升了活体检测和防伪能力。 高端门禁考勤设备常用此技术。
  • 3D结构光/ToF: 模拟出类似超声波的深度信息。 安全性能高度依赖其采用的成像技术和算法的先进程度。
  • 超声波式: 理论上最强。其核心优势在于:
  • 3D建模: 捕捉指纹的立体深度信息,包含脊谷高度差、毛孔位置等细节,对2D照片或平面模具天然免疫
  • 皮下特征识别: 声波能穿透表皮浅层,感知到皮肤以下独特的声学特征(如真皮层结构)。这些生物特征是极其难以复制或伪造的。
  • 活体检测: 检测血流脉动、皮肤组织的弹性响应等活体信号是其天然优势。要完美模拟皮肤的声学特性和内部结构极其困难,因此超声波技术理论上拥有当前最强的物理层防伪能力。 其潜力在高端手机(如部分三星旗舰)和金融安全领域备受重视。
  1. 环境适应性与误识率
  • 湿手/油污/干手指: 这是常见挑战点。
  • 电容式: 表面有水、油渍或用户指尖异常干燥时,会严重干扰电容检测,导致识别困难或失败,安全性虽未直接降低,但可用性下降可能促使用户降低安全设置(如关闭指纹)或反复尝试增加暴露风险。
  • 光学式: 对油污和强光照射(如阳光下)敏感,可能影响成像质量。湿手影响相对电容式小些。 干手指影响中等。
  • 超声波式: 最具优势。 声波穿透能力使得它对手指表面的水、油污、汗渍甚至薄手套有极强的容忍度。对于干手指问题,其探测皮下组织的能力也提供了更好的稳定性。更高的可用性间接提升了安全屏障的可靠性——用户不会因难以解锁而被迫采用更弱的安全措施。
  1. 信息存储与算法安全 无论采用哪种传感器技术,指纹模板的安全性最终高度依赖于芯片层面的安全设计(如Secure Enclave/TrustZone)和加密存储方式。传感器本身只负责采集原始生物特征数据。强大的加密算法、本地存储而非云端存储、以及活体检测算法的有效性,是保障整体系统安全的基石。 如果算法的活体检测逻辑被绕过,即使物理层面安全的传感器也可能被欺骗。因此,传感器技术和后端安全处理是共同构成最终安全等级的两个支柱。

三、总结:各有所长,安全无绝对

  • 电容式:成熟、成本低、小型化成熟,功耗低。 但其安全性相对更依赖复杂的活体检测算法去弥补物理层面的固有弱点。主流手机屏下指纹的广泛选择。
  • 光学式:成本适中,成像分辨率高。 传统模式下安全性较低,但集成多光谱、微距、3D成像等先进技术后,安全性可大幅跃升至高水平,常在高端安防门锁中见到。
  • 超声波式:物理层面安全性最高,环境适应性最强,能提供深度生物特征。 技术难度和成本较高,普及度和速度曾是其短板(近年已显著改善)。 在追求极致安全的场景潜力巨大。

综合来看,没有绝对“完美”的方案,安全是一个动态的攻防过程:

  • 对于日常手机解锁,主流的电容式和光学式屏下方案(尤其是采用先进活体检测算法的)在提供足够便捷性的同时,安全性对于大多数用户已属可靠
  • 若关注极高安全场景(如金融支付、机密访问)超声波传感器(凭借其物理防伪优势)或搭载多光谱/3D光学技术的解决方案提供的安全基线更高
  • 无论哪种技术,终端设备的安全芯片能力、加密强度以及算法对抗假指纹攻击的持续更新,都至关重要。 一个强大的系统必然是软硬件协同防护的结果。

安全技术的迭代不会停歇。无论是超声波对皮下世界的探索,还是光学与AI算法的深度结合,亦或是电容传感在活体检测上的持续精进,都在为我们的指尖打造越来越坚固的加密盾

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

Copyright © 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80292号-5
全国服务电话:025-66098387传真:025-87168200
公司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科宁路777号申智滙谷9栋101

电话
服务电话:
025-66075066
微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