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压力变送器、称重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测力传感器系列产品!
全国服务热线
025-66098387
称重传感器技术知识
血氧传感器如何实现无创检测?关键在于这束光!
时间: 2021-10-10 23:19:15 浏览次数:0

熬夜工作或剧烈运动后,你是否偶尔感到头晕乏力,甚至眼前发黑?这时,身体可能正发出缺氧信号。血氧饱和度(SpO₂)作为血液携带氧气能力的关键指标,其重要性在健康监测中日益凸显。但指尖轻轻一夹,血氧传感器如何在几秒内无痛、无创地揭示我们体内的氧气秘密?背后的核心科技,是一道充满智慧的光。

透视生命之氧:血氧饱和度的核心意义 血液中的氧气,主要是通过与血红蛋白结合进行运输。血氧饱和度(SpO₂)正是衡量血红蛋白携带氧气比例的核心生理指标。具体而言,它指的是动脉血中氧合血红蛋白(HbO₂)占所有可结合氧气的血红蛋白(Hb + HbO₂)总量的百分比。正常健康人在静息状态下,SpO₂通常稳定在95%-100%之间。

一旦这个数值显著下降(例如低于90%),往往提示身体可能处于低氧状态。这就像身体的“氧气储备”亮起了黄灯,可能由肺部气体交换障碍(如肺炎、慢阻肺)、心血管循环功能异常(影响氧气输送)或呼吸中枢受到抑制等多种原因引起。因此,实时、便捷地监测SpO₂,对评估心肺功能、预警潜在风险(如睡眠呼吸暂停)、指导急救(如新冠重症监护)以及术后康复管理都至关重要。 血氧传感器正是实现这种无创监测的科技利器。

指尖上的光魔术:脉搏血氧测定法揭秘 无创血氧传感器(常被称为脉搏血氧仪,pulse oximeter)的运作理念堪称精妙。其核心技术被称为 “脉搏血氧测定法” 。这种方法避开了传统的抽血化验,转而利用血红蛋白一个有趣的特性:氧合血红蛋白(HbO₂)和脱氧血红蛋白(Hb)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具有截然不同的吸收能力

  • 想象一下:一束红光(波长通常在660纳米左右)和一束红外光(波长通常在940纳米左右)透过你指尖的组织。HbO₂对红外光的吸收更强,而Hb则相反,对红光的吸收更显著。这种差异就是测量的基础。

血氧传感器通常包含两个核心发光元件(通常为LED),分别发出精准的红光和红外光。这些光线穿透手指(或耳垂、前额等部位)的组织,一路“闯过”皮肤、肌肉、骨骼、静脉血和动脉血,最终被另一侧的光电探测器(光电二极管)接收。传感器持续不断地交替点亮这两种光源并记录接收到的光强度。

捕捉生命的脉动:动脉血信号的关键分离 穿透组织后的光信号包含了所有吸收和散射信息的混合体,其中混杂着皮肤、肌肉、骨骼、静脉血等相对稳定的背景信号,以及随心脏搏动而周期性变化的动脉血信号。脉搏血氧测定法的另一个绝妙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利用了动脉血液容积的脉动性变化

动脉血管在心脏收缩期扩张,血容量瞬间增加;在舒张期则相对收缩,血容量减少。这个周期性的搏动变化直接影响了穿透组织的光信号的强度。传感器通过精密的算法,专门提取出与心跳同步、周期性脉动的光学信号(称为“交流分量”或AC信号)。同时,它还会分离出相对稳定的背景信号(称为“直流分量”或DC信号)。最终用于计算血氧饱和度SpO₂的,就是分离提取出来的红光和红外光这两种波长的光所对应的脉动(AC)信号成分。

从光到数字:Ratio值的奥秘与SpO₂的诞生 传感器获得了红光脉动分量(AC_R)和红外光脉动分量(AC_IR)的信号强度,以及它们各自对应的相对稳定的背景分量(DC_R 和 DC_IR)。接下来一步是关键计算:

  1. 计算调制比率: 分别用红光的脉动分量除以对应的背景分量 (AC_R / DC_R),红外光的脉动分量除以对应的背景分量 (AC_IR / DC_IR)。这相当于排除了背景组织的“恒定干扰”,得到了纯净反映脉动动脉血对两种光吸收变化的相对值

  2. 计算比率(Ratio,R): 将红光的“归一化”脉动值除以红外光的“归一化”脉动值: R = (AC_R / DC_R) / (AC_IR / DC_IR) 这个Ratio值 R 是计算SpO₂的核心桥梁。它直接反映了在脉动动脉血中,两种血红蛋白(氧合和脱氧)的相对比例。

  3. 查表与计算: 血氧传感器内部存储着一张通过大量人体实验建立起来的经验对照表(或拟合的算法曲线)。这张表精确描述了R值与实际动脉血氧饱和度(SpO₂)之间的对应关系。传感器将计算得到的实时R值代入这张表或算法,即可快速得出当前使用者的SpO₂数值这个经验公式是整个技术得以落地的基石。

无声的挑战:精度之路上的障碍 尽管脉搏血氧技术已相当成熟且广泛应用,但它并非完美无缺,面临一些影响精度的挑战:

  • 运动伪差: 手指颤抖、身体晃动产生的噪声信号会淹没微弱的脉搏波信号,导致计算错误。
  • 灌注不足: 在寒冷环境、休克或严重外周血管疾病患者中,指尖血流微弱,脉搏信号太弱难以准确提取。
  • 异常血红蛋白和色素干扰: 一氧化碳中毒(碳氧血红蛋白)、某些染料(如美蓝)、甚至深肤色皮肤中丰富的黑色素,都可能额外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干扰测量基线。
  • 传感器佩戴: 传感器位置不当、贴合不紧密或指甲油都可能阻挡光线或引入干扰。

未来之光:更小、更智能、更融合 血氧传感器技术仍在持续进化,未来趋势清晰可见:

  • 微型化与集成化: 传感器尺寸不断缩小,功耗持续降低,使得将其无缝集成到智能手表、手环甚至耳机、戒指等可穿戴设备中成为现实,实现真正的全天候日常监测。
  • 多波长与抗干扰能力: 采用更多波长的光源(如绿光)或更先进的光学设计,旨在**更好地克服肤色、运动伪差
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

Copyright © 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80292号-5
全国服务电话:025-66098387传真:025-87168200
公司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科宁路777号申智滙谷9栋101

电话
服务电话:
025-66075066
微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