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压力变送器、称重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测力传感器系列产品!
全国服务热线
025-66098387
称重传感器技术知识
自愈传感器,新材料如何让故障设备\"自我修复\"?
时间: 2021-10-10 23:19:15 浏览次数:0

当马斯克的星舰发射因传感器故障而推迟,当一架客机传感器读数异常触发紧急备降,传感器看似微小的失效链接,往往牵动着庞大系统的命脉。维修替换成本高昂,过程繁琐,若设备身处深海、太空或人体内部,维修甚至变得不可能。科学家们正将目光投向一个革命性的解决方案:让传感器像生命体一样,具备损伤自我感知与修复能力。而这,正通过新型材料与创新结构的探索逐步变为现实。

传统局限:传感器为何容易”生病”? 传感器常处于极端环境:高温、高压、强腐蚀、剧烈振动或长期形变。金属疲劳、电极氧化、导线断裂、敏感涂层剥落等问题频发。*被动式维修*不仅耗时费力,更带来巨大安全隐患与经济损失。自修复能力成为传感器技术进化的必然方向,目标是实现最小化甚至无需人工干预的持续可靠运行。

材料革新:为传感器注入”生命基因” 赋予传感器”自愈”能力的核心在于材料本身的神奇特性:

  1. 嵌入”修复剂”:微胶囊与液芯纤维技术
  • 原理:将特定的修复单体或催化剂封装在微米/纳米级的微型胶囊中,或将它们填充进特殊的中空纤维网络中,将其均匀分散在传感器敏感材料或基底内。
  • “自愈”触发:当材料因外力产生裂纹或损伤,破坏这些微胶囊或纤维,其内部的修复剂流出,渗入损伤区域。
  • 修复机制:修复剂在接触空气、催化剂或受损面时迅速发生聚合反应,重新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填补裂纹,恢复屏障或导电功能。这就像为传感器植入了无数微小的”创可贴储备库”。
  • 优势:对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传感器材料尤为有效,适用于防护涂层修复和导电通路恢复。
  1. 本征自修复:无需外援的强悍生命力
  • 原理:材料本身具备内在的智能响应机制,能自动修复损伤。
  • 代表材料:
  • 可逆键合聚合物: 利用动态共价键(如Diels-Alder反应)或强非共价作用(如氢键、离子键、金属配位、主客体相互作用)。材料受损时,键断裂;在特定环境(如加热、光照、加湿等)下,这些键能可逆地重新形成,使裂纹愈合。
  • 形状记忆聚合物/合金: 材料被外力损伤/变形后,通过刺激(加热最常见),能“记住”并恢复原始形状,强制闭合裂纹,*再配合本征修复能力*实现功能性恢复。
  • 导电气凝胶/水凝胶: 富含水分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损伤容限。许多水凝胶具备动态交联网络,在小损伤下能通过分子链蠕动重组实现自愈合。同时,通过加入导电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可实现导电性能的恢复。
  1. 前沿探索:更智能的响应
  • 刺激响应材料: 开发能对损伤处微环境变化(如pH变化、应力释放、温度升高)或外部施加能量(如光、电、磁)产生更强修复响应的智能材料,使修复过程更具靶向性和可控性。
  • 生物启发材料: 模仿自然界(如骨骼、皮肤)多层级结构与自愈机制,实现更高效、更接近生物水平的自我修复。

结构赋能:精心设计引导愈合之路 除了材料本身,精巧的结构设计是提升自修复效率和可靠性的关键:

  1. 微血管网络仿生结构:
  • 设计:在传感器内部构建类似人体毛细血管的三维微通道网络
  • 功能:通道内可循环或储存修复剂。
  • 优势:当某处损伤发生时,可利用毛细作用、压力差或外部触发,将修复剂*主动或被动地精准输运*至损伤点,实现多次、大面积的修复,远超微胶囊的单次、局部修复能力。
  1. 多功能层级结构:
  • 设计:将传感器设计为多层级结构,每层承担不同功能。例如,外层为具备优异自修复能力的防护层;中间层是传感核心,集成导电自修复或受保护结构;内层为支撑/信号传输层
  • 优势:分层设计确保传感核心即使在外部损伤下也能被优先保护和修复,维持核心功能。
  1. 柔性可延展结构:
  • 设计:采用蛇形走线、褶皱结构、网格设计等。
  • 功能:这些结构能有效分散应力,减少局部应变集中,显著降低材料发生*不可逆断裂*的风险,为材料的本征自修复机制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

未来与现实:自修复传感器的广阔天地 自修复传感器技术正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实际应用:

  • 航空航天: 飞机机翼应力监测、发动机健康诊断传感器。想象一下,在万米高空,承受巨大应力和温度变化的传感器若发生裂纹,自修复机制即刻启动,避免灾难性故障。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已开发出用于极端环境的原型。
  • 植入式医疗设备: 长期植入体内的血糖监测、神经信号传感电极。生物相容性材料(如特定水凝胶、可降解镁合金)的自修复特性至关重要,能减轻异物反应,维持传感器长期稳定工作,减少二次手术风险。可降解材料甚至可在使命完成后无害分解。
  • 深空深海探测: 在人类难以企及的极端环境下工作的传感器,自修复是保障*长期无人值守运作*的关键。
  • 可穿戴与柔性电子: 智能手环、电子皮肤。柔性传感器在日常弯曲、拉伸甚至意外刮擦下易受损,自修复功能(特别是基于水凝胶、弹性体的材料)能大幅提升产品耐用性和用户体验
  • 工业物联网: 工厂设备状态监测、管道腐蚀传感。恶劣工业环境中的传感器维护困难,自修复技术可降低维护频率与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

传感器自修复技术的发展,正让冰冷的电子元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韧性。下一次当极端环境威胁关键传感器时,或许无需工程师紧急抢修,材料内部的修复机制已悄然启动——这并非科幻想象,而是材料科学与结构创新带来的现实变革。

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

Copyright © 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80292号-5
全国服务电话:025-66098387传真:025-87168200
公司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科宁路777号申智滙谷9栋101

电话
服务电话:
025-66075066
微信

微信公众号